故事 (125):靈裡貧窮的人反而有福

弟兄姊妹,今天我們一同來讀《馬太福音》第五章第三節。經文說:「虛心的人有福了,因為天國是他們的。」在這裡,主耶穌指出誰是有福的人。然而,這裡所講的「有福」,與中國人傳統觀念中的「有福」有著極大的差別。 

經文所提到的「虛心」一詞,若根據原文,可以解釋為「靈裡貧窮」。令人驚訝的是,經文卻說這樣的人是有福的。就人類一般的理解而言,這是難以接受的,因為人往往認為,富足、名譽、地位、長壽、衣食無缺才是有福。然而,主耶穌卻宣告靈裡貧窮的人反而是有福的。 

靈裡的「貧窮」並不是指物質上的缺乏,而是指心靈的貧乏與不足。當一個人意識到自己靈裡貧窮,才會去尋求能滿足心靈的真實需要。而真正能夠滿足人心靈的,唯有神自己。若一個人認識到自己的罪惡與重擔,迫切渴望赦免,唯有耶穌基督能帶給他幫助。因此,經文說「天國是他們的」,就是指這樣的人能夠享受天國的福分,經歷主的同在與豐盛。 

然而,最可怕的情況,是有一些基督徒並不覺察自己靈裡的貧窮,卻依然過著外表平凡的生活,和神的關係卻漸行漸遠。但若一個人能承認自己心靈的不足,反而是一件蒙福的事,因為他會真切地渴望親近神,倚靠祂來滿足自己的需要。 

其實,「虛心」這個譯法非常貼切。因為唯有承認自己的不足,才能謙卑地轉向神,並領受祂的豐盛。我盼望我們都能清楚看見自己真實的光景,當我們發現心靈的貧乏時,若願意來到神面前,祂必不會拒絕我們。正如耶穌所應許的:「凡叩門的,就給他開門;尋找的,就尋見。」可見,我們靈裡的貧窮,是能夠蒙神解決的,因為主樂意幫助我們。 

有一個故事這樣說:有一位富有的父親,想要讓兒子認識到自己家庭的富足,於是帶他到農村,親眼看看貧窮的人如何生活。他們父子在鄉下住了幾天,那裡的家庭確實清貧,幾乎沒有物質享受,也沒有空調、冰箱。回城的時候,父親問兒子這趟旅行有何感受。兒子回答說:「很好啊,爸爸。」父親又問:「你有沒有看見那些窮人是怎樣生活的呢?」兒子說:「看見了。」父親便希望他說出心得。沒想到兒子卻這樣回答: 「爸爸,我們家裡只有一條狗,他們卻有四條;我們有一個游泳池,他們卻有一條清澈冰涼、無窮無盡的小溪;我們家的花園晚上點著燈,而他們有滿天的星星;我們住的地方有限,但他們卻擁有整片後山和廣闊的田野可以遊玩。我們要到市場購買食物,他們卻能自己種植,自給自足。我們的房子需要籬牆來保護自己,而他們卻有許多朋友和睦相處、彼此幫助。」 

父親聽後一時語塞。這時兒子又說:「爸爸,謝謝你讓我明白什麼才是真正的貧窮。原來我們未必真的富有,或許貧窮的其實是我們自己。」 

弟兄姊妹,環顧這個世界,許多人的心靈都有極大的需要,包括我們自身。你是否能看見呢?願主親自賜福給你,使我們在祂裡面得著真正的滿足。 


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, Blogger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