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ange Anything:「6大因素」

有弟兄問究竟還有什麼因素?這本書我還未讀完,不過我會嘗試邊讀邊分享,但請大家記著它並不是聖經,未必完全準確,求主引導我們能得著有用的知識!

弟兄姊妹在心靈操練上有時遇到的難處都是一樣,就是不能持久,三分鐘熱度。其實,建立新的屬靈習慣,例如:短禱、聽信息,我們通常是向主立志:「我明天開始每天歡向主歡呼」一旦失守,繼續求主幫助,勸勉自己要心堅意決,力挺到底!屢敗屢戰,再度失敗後,我們會責怪自己,意志力不足,甚至懷疑自己對神的心不夠真誠。很多問題表面看是因為缺乏「意志力」(willpower),實際上,極可能是因為缺乏「技巧和方法」。

書的作者重複多次「棉花糖實驗」*,一如50多年來重複實驗的結果,約1/3的孩子能堅持15分鐘。作者對該實驗進行調整:實驗前,他先教孩子們一些技巧,例如:轉移注意力等。結果,抗拒誘惑的孩子多了50%!作者又做了其他不同實驗,證實抵抗誘惑的能力(也是一種「意志力」),是可以因為學習而增強,還受多種因素影響。

事實上,作者指出,影響我們行為的起碼有6大因素,每個因素都很重要。但通常我們看不見那些因素,從而把失敗的原因都歸結到缺乏意志力上面。這6大因素:

1.個人動機:動機就是目的、目標和方向,它是推動改變的動力和維持力;
2.個人技巧:成功的改變,一般都需要學習到一些新技術或方法,屬個人性的;
3.社會動機:我暫時改稱為「群體動機」,就是身邊周圍的人對你的行為有巨大影響,請勿忽視;
4.社會技能:我暫時改稱為「群體技巧」,讓周圍的人成為自己的幫助;
5.結構動機:物質或非物質的激勵和獎賞,例如:意義、快樂;
6.結構技巧:懂得利用或改變環境。


*「棉花糖實驗」之父沃爾特.米歇爾( Walter Mischel),始於1960年代末期,著名的棉花糖實驗是這樣的:實驗人員給小孩一顆棉花糖,也給他一個選擇:現在就吃,只能吃這一個;要是等一會兒再吃,可以吃兩個。

一個閑情散步的下午

下午與主閑情散步,在公園竟發現宮粉羊蹄甲的樹上,開滿了深紫色的花,心裏説:怎麽會?入了冬,下意識是花葉凋零的日子,沒有留意在我經常蹓躂地方,已俏俏地掛滿紫花。
獨有一朵是挨在樹榦上的,柔弱卻安穩地盛放著,它獨處在不被騷擾的蔭下,如花是一個驚喜!

Change Anything:「逃出意志力的陷阱」


最近在某網上書店訂了一本書【Change Anything: The New Science of Personal Success】,它的第一部分「逃出意志力的陷阱」已經非常吸引我。我也常常覺得自己毅力不足,好的計劃往往半途而廢,原來我是忽略了其他因素。將此書第一部分粗糙地撮要和翻譯,公諸同好: 

意志力的迷思
當我們想做得更好,尋求突破和改變,但失敗告終時,首先會責怪的是自己缺乏「意志力」。本書作者卻說,這觀點其實是一項「悲劇性的錯誤」,錯誤是因為它是不完整的結論,而可悲是因為這個使我們無法改變的原因,只會它令我們走投無路,變好成為了不切實際的幻想。

我們有不少時候是堅決要改變自己的,但假若我們已經陷入了「意志力」的迷思,那令人喪志和失望的週期會不停出現,隨後是無可避免地降低堅持完成計劃的動力,最終仍是擺脫不了自己的壞習慣。因此,想要改變自己,首先要意識到,缺乏「意志力」不是唯一的原因令你失敗,還有5個影響你改進的因素(當然,神是最大的原因,我是否信靠祂是最重要)。所以,我們不要看不見這些因素,一旦我們看到他們,我們就可以改變他們。要突破自己,需要「研究」自己,認識自己,了解是什麼促使自己留在正路上,又是什麼導致自己的路途顛簸跌宕。
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, Blogger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