親愛的弟兄姊妹,今日想與大家分享的經文是《提摩太後書》第四章第七至八節:「你要棄絕世俗的虛談和老婦荒渺的話,在敬虔上操練自己。操練身體有益處,然而敬虔凡事都有益處,因有今生和來生的應許。」
這兩節經文清楚地強調了「敬虔」的重要性,並且指出我們需要「操練敬虔」。何謂敬虔?英文中對應的詞是「godly」,簡言之,即是事奉神,並擁有神的特質。換句話說,就是我們在生活中活出事奉神的樣貌,彰顯神的榮耀與美德。敬虔生活包含敬畏神、事奉神,以榮耀神為人生目標。
敬虔這詞有時聽起來抽象且模糊,然而其實極為寶貴。正如《提摩太前書》第三章第十六節所言:「大哉,敬虔的奧秘。」這奧秘即是神在肉身顯現——耶穌基督在地上活出的生命即是敬虔的典範。祂的一舉一動、一言一行都是我們效法的榜樣,激勵我們活出敬虔的生命。
此外,根據牛津字典(及學者注釋),敬虔可簡單定義為愛神並順服神。因此,敬虔同時包含我們全心熱愛神。經文提醒我們需「操練敬虔」,意即像主耶穌在地上生活那樣,活出榮耀神的生命,滿有恩典,對人充滿愛心。我們本就該操練這樣的生活,使之成為習慣。
雖然操練身體對保持健康有益,但經文指出,操練身體的益處有限,唯獨敬虔在凡事上都有益處。可見,操練敬虔對我們整個生命產生深遠影響,影響生活中的方方面面。
弟兄姊妹,如何操練敬虔?我曾多次分享過,我們必須每天操練親近主,操練禱告、專心敬拜,並保守自己的心思意念。這些都是關鍵。願弟兄姊妹能將「與主同活,晝夜与他同行」的生活態度,養成良好的屬靈習慣。這樣的操練會使我們逐漸成為敬虔的人,榮耀神。
有一個故事是這樣的:有一對父子住在山上,每日要趕牛車下山賣柴。經驗豐富的父親通常坐在牛車上負責趕車,而兒子則在崎嶇或轉彎處提醒父親:「爸爸,前面要拐彎了。」
後來,父親生病無法陪同,只得兒子獨自趕車。到了拐彎處,牛不願轉彎,停住不動。兒子下車推拉牛匹,甚至用草吸引,但牛仍不動。突然他靈機一動,考慮到平時父親催促牛拐彎的話語,他靠近牛耳邊大聲說:「爸爸,拐彎了!」令人驚訝的是,牛聽從了指令,開始轉彎。
原來,長期的操練使牛養成了條件反射。人亦如是,我們會被習慣所影響。因此,成為敬虔的基督徒關鍵在於如何培養好的屬靈習慣,逐步消除不良習慣。屬靈習慣積累越多,我們的人生便越能榮耀神、光芒四射。
弟兄姊妹,切莫灰心。若尚未養成每日親近主的習慣,請從現在開始;若尚未掌握專心敬拜的方法,亦可繼續操練。願主豐盛地賜福你,使你在敬虔的道路上不斷前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