親愛的弟兄姊妹,今日我們讀《約伯記》第二十二章第二十七至二十八節:
「你要禱告祂,祂就聽你;你也要還你的願。你定意要作何事,必然給你成就;亮光也必照耀你的路。」
這段經文清楚指出,當我們向神禱告,祂必垂聽;而我們也當還願,以回應祂的恩典與信實。當我們明確地立志遵行神的心意,祂不僅會成就我們所定意的事,更會以亮光照耀我們的道路,使我們在祂的引導下前行。
然而,許多弟兄姊妹或許曾有疑問:為何自己禱告了,卻似乎未曾經歷神的回應?是否神未聽見?事實上,神確實垂聽禱告,但我們的禱告方式亦需反思。有時我們所說的話雖多,卻未必具體或真誠。例如,若我們祈求明日出太陽,這本是自然現象,無論是否禱告,太陽仍會升起;又如祈求神祝福家人,這固然是美好的願望,但若未具體說明需要與處境,禱告便缺乏深度與方向。
因此,若我們渴望經歷神的回應,禱告必須真誠且具體。我們應清楚表達所求之事,例如:「求神為父親預備一份合適的工作」、「求神保守母親手術順利,身體康復」。這樣的禱告不僅具體,也反映出我們對神的信靠與依賴。
其次,我們的禱告亦需合乎神的心意。聖經提醒我們:「你們求也得不著,是因為你們妄求,要浪費在你們的宴樂中。」若我們的禱告出於私慾、貪念,甚至與罪有關,神自然不會應允。神的祝福不在於財富的多寡,而在於心靈的豐盛與生命的成長。祂回應我們的禱告,是根據祂對我們生命的美好計劃,而非單憑我們的願望。
經文亦指出:「你定意要作何事,必然給你成就。」這與禱告的原則相呼應——當我們清楚掌握神的心意,並立志實踐,神必定成就我們所行之事,並以亮光引導我們的道路。這正如《詩篇》所言:「他要像一棵樹栽在溪水旁,按時結果子,葉子也不枯乾,凡他所作的盡都順利。」
有一則故事可作印證:著名男高音巴伐洛提自幼便展現出卓越的歌唱天賦,聲音圓潤、音色清晰,被譽為「神所賜的聲音」。雖然他渴望成為歌唱家,但為了穩定收入,畢業後選擇成為教師。教書兩年後,他發現自己無法放棄對音樂的熱愛,在兼顧工作與興趣的過程中身心俱疲,陷入掙扎。
某日,他與父親閒談,父親語重心長地說:「孩子,一個人不能同時坐在兩張椅子上,否則只會跌落在中間。」這番話使他深受啟發,遂毅然辭去教職,專注於歌唱事業。當人問及其成功秘訣時,他回答:「學會放棄。」這是一項艱難的功課,但也是邁向目標的關鍵一步。
弟兄姊妹,當我們立志遵行神的心意,投身於教會的建造與事奉,我們亦需作出選擇與取捨。或許我們需放棄部分時間、舒適或個人享受,但這並非真正的失去,反而是極大的榮幸——能夠參與神的計劃,成就祂的心意。
願我們每一位都願意將人生全然獻上,毫無保留地為主而活,堅定地坐穩那張屬神的椅子,直到主再來。如此,我們必定得著最榮耀的結果——與主同掌王權,承受萬有。
願主親自祝福大家,引導我們的禱告、定意與行動,使我們在祂的亮光中,走出一條榮耀的生命之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