親愛的弟兄姊妹,今日讀的聖經是《雅各書》1:12“忍受試探的人是有福的,因為他經過試驗以後,必得生命的冠冕;這是主應許給那些愛祂之人的。”
在基督徒人生中,最常遇到的是 “試煉” 和 “試探”。基督徒應如何處理?雅各提醒說:“要忍受試探”。在《雅各書》1 章 12 至 18 節,雅各指出了處理試探問題的兩個方面,簡述如下。
雅各清楚地指出:“忍受試探的人是有福的”。既然在基督徒人生中常常遇到很多試煉和試探,而且雅各在《雅各書》1 章 2 至 4 節也提及神借著 “百般的試煉” 去栽培屬祂的人,故此 “試探” 是不可少的鍛煉元素,而在試探中能夠忍受的人,自然就是有福的。
在未討論忍受試探的福分前,先研究一下 “試煉” 和 “試探” 這兩個詞。在希臘原文聖經裡,雅各所用的字是同一個,卻被翻譯為兩種意思。例如:《雅各書》1 章 2 節的 “試煉”
和 1 章 12 節的 “試探”
是相同的希臘文字,而《雅各書》1 章 13 節的 “試探” 是同一字的動詞。一般來說 “試煉” 和 “試探” 的基本意義是 “試驗”“考驗”。有些學者將 “試煉” 連於神,意即神試煉祂的兒女為要使他們更聖潔、更尊貴;而撒旦卻 “試探”
神的兒女,目的是使他們犯罪、跌倒,甚至羞辱神的聖名。
這樣將 “試煉”
和 “試探” 分辨出來固然有其好處,但聖經也有記載神容許撒旦試探神的兒女,以達到神的目的。約伯就是最好的例子(伯 1:11;2:5,比較撒下 24:1;代上 21:1)。另一方面,聖經中亦有提及神應許搭救那些落在撒旦試探中的人(林前 10:13;彼後 2:9)。不過,無論怎樣解釋 “試煉” 和 “試探” 的分別,有一點必須認識:“試探” 本身並不是罪,因為甚至主耶穌在肉身時 “也曾凡事受過試探,卻沒有犯罪”(來 4:15 下)。但什麼時候向試探低頭,那時我們便犯了罪。馬丁・路德曾用這個例子解釋說:“我不可以阻止飛鳥在頭頂上飛過,但我可以不允許飛鳥在頭頂上築巢。
聖經給我們看見,信徒將來所要得的,有五種冠冕:
- 不能壞的冠冕(林前 9:25):這是賜給那些有節制,不為肉體安排、去放縱私欲的人。
- 公義的冠冕(提後 4:7 - 8):這是賜給那些愛慕主再來的人。
- 榮耀的冠冕(彼前 5:4):這是賜給那些忠心牧養羊群的人。
- 喜樂的冠冕(帖前 2:19 - 20):這是賜給那些忠心佈道、引領罪人歸主的人。
- 生命的冠冕(雅 1:12):這是賜給那些忍受試煉的人。
究竟冠冕是什麼意思呢?固然是實在的東西,是我們將來所要戴的;但卻另有含義,即含有作王的意思。這是說,主賜給我們冠冕,是要我們作王。
這裡有個小故事:傑米自幼在複雜的家庭中成長,父母離異後,父親終日酗酒,根本無心照顧他。在校頻頻闖禍的傑米遭勒令退學,父親便把他送到一個經營木材行的遠房親戚家工作。
從未接觸過木作的傑米,被分配從簡單的刨木工作開始。他在刨木時,鉋子卻被一處樹疤卡住,不論怎麼用力也刨不動。越做越氣的他,忿然將鉋子用力摔在地上,一邊罵:“可惡的木頭!”
想到成長過程中,環境總處處刁難自己,現在就連刨木頭這麼簡單的工作,都要與他作對……
“那邊會這麼難刨,是因為那剛好是樹疤。” 一旁的師傅看到傑米的舉動,突然插話。
“樹疤?那是什麼?” 傑米反問。
“那是樹木受傷後留下的疤痕,也是樹木較堅硬的地方。”
師傅繼續道,“不過,你注意到了嗎?即使這棵樹有這麼多的傷疤,卻沒有阻擋它成為一棵又高又大的樹!”
師傅拍拍傑米的肩頭:“成長過程難免受傷,但那些傷痕,卻是能讓人更茁壯的證明呢!”
傑米輕撫著堅硬的樹疤,感到自己受傷的心,也慢慢堅強起來……
弟兄姊妹,生命中的試煉與試探,正如樹木經歷的傷痕,看似是困境,實則是使我們生命更堅韌、更成熟的鍛煉。神從未應許我們人生一路平順,但祂應許在試煉中與我們同在,賜給我們忍受的力量,更以生命的冠冕為那些愛祂之人預備獎賞。讓我們效法主耶穌的得勝,在每一次試煉中持守信心,相信所有的傷痕都會成為見證祂榮耀的印記,最終在永恆中得著那不朽的冠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