故事 (48):要常存感恩的心

今日與大家分享的聖經經文是《提摩太前書》第六章第六至八節:「然而敬虔加上知足的心,便是大利了。因為我們沒有帶甚麼到世上來,也不能帶甚麼去。只要有衣有食,就當知足。」這段經文特別強調「敬虔加上知足」的重要。所謂敬虔,就是效法神、敬畏神。當我們與神親近,心靈便能得著真正的滿足,自然不會感到缺乏。這種知足,並非因為擁有全世界,而是因為得著了創造世界的主。在神裡面,心靈能享受最深的快樂與滿足,這種滿足遠超世上一切物質、名譽或地位所能帶來的。

弟兄姊妹,若你曾經歷過,必能體會這番話的真實。事實上,我們來到這世上時一無所有,現今所擁有的一切,皆是神所賜。因此,經文提醒我們:「只要有衣有食,就當知足。」意思是說,只要我們擁有足夠的生活所需,靈魂和身體都得著神的供應,便當心存感恩與知足。因為我們看見,這一切背後都顯明了神對我們的愛,以及我們與祂之間那份信任和親密的關係。當我們與神的關係越來越親近,生活也會越來越像祂,你會發現自己其實一無所缺。

有一次,一位智者來到四川某地,遇見兩戶人家,一戶富有,一戶貧窮。兩家各有一個兒子。富有的人家能夠滿足孩子幾乎所有的要求,給予最好的生活;而貧窮人家的孩子則生活艱苦,僅能溫飽。智者對富人說:「其實給孩子太多,反而會讓他永遠無法滿足,成為無底的深潭。」富人聽後不以為然,認為只要自己有能力,就應該盡量滿足孩子的需求。

不久後,當地爆發了一場瘟疫。富人染病時,兒子不僅未在床前照顧,反而埋怨父親無法像從前一樣滿足他的需求。相反,貧窮人家父親生病時,兒子悉心照料,無微不至。富人感到困惑,便向智者請教:「我給兒子的遠比窮人多,為何他卻不懂感恩?」智者回答:「付出多少並不重要,關鍵在於孩子是否懂得知足。若知足,即使一衣一飯也會感到歡喜;若不知足,則只會不斷索求,永遠無法滿足,更不會懂得感恩。因此,知足在先,感恩隨之。知足與感恩如同雙足,缺一不可。」

這番話使富人茅塞頓開。其實,我們每一位弟兄姊妹也應如此。不僅要常存感恩,更要明白感恩的根基在於心靈的滿足。那麼,心靈如何才能真正滿足呢?答案仍然是:親近主。當你用心靈來親近神,花時間在祂面前,你會經歷到與眾不同的平安、喜樂和主一步一步的帶領。最寶貴的是,在這親近祂的過程中,你會聽見祂向你說話,體會到祂對你個人的愛。如此,你又怎會不知足呢?

這位創造天地萬物的主,祂本身就是全然豐足,並且願意親近你。祂造了我們的靈魂,自然知道我們真正的需要。弟兄姊妹,願你建立與主深厚的愛的關係,讓你的一生都能夠滿足、快樂。願主賜福於你。


故事 (47):我們可以成為神大有用的器皿

今日與大家分享的聖經經文出自《雅各書》第二章第一節:「我的弟兄們,你們信奉我們榮耀的主耶穌基督,便不可按著外貌取人。」這節經文的意思,是提醒我們這些信主的人,不應隨從世俗的眼光,以外貌來判斷他人,或以外表來決定如何對待他人。這並非神的心意。

回想我在印度的日子,當地的弟兄姊妹非常歡迎我們,其中一個令他們感到欣慰的地方,就是我們的教會裡沒有階級觀念。無論是能力出眾、受過較多教育,或是經濟條件較好的人,都不會因此而受到特別的對待。這些外在的條件其實只是表面,最重要的是一個人的內在品格。

我們應當以什麼為標準來認定自己和他人呢?我們的標準是這位榮耀的主耶穌基督。在祂裡面,並無分希臘人、猶太人,無論是受割禮的還是未受割禮的,祂都一視同仁。主耶穌為罪人捨命,祂願意擔當我們的憂患,願意親近那些卑微的人——無論是漁夫、妓女,還是被人看不起的人,主都願意接納。因此,我們切勿以外貌評價自己,更不可以外貌評價他人。

有一個故事值得我們深思。1960年代,哈佛大學附屬的一所學校曾進行一項著名的實驗。學期初,一位博士將三位老師召入辦公室,告訴他們根據過往的教學表現,他們是學校最優秀的老師,因此特別挑選了一百名全校最聰明的學生,分成三班交由他們教導。這些學生的智商據說高於其他學生,希望他們能取得更佳成績。三位老師聽後十分高興,表示會全力以赴。校長叮囑他們,對這些學生要一視同仁,不可讓學生或家長知道他們是特意挑選的。

一年後,這三班學生的成績果然是全區最優秀的一批。此時,校長再次召集三位老師,告訴他們事實:這些學生其實並非特別挑選出來的優秀學生,只是隨機抽選的普通學生。老師們聽後大感驚訝。校長又進一步說明,這三位老師也不是全校最優秀的老師,同樣是隨機抽選的普通老師。換言之,普通老師教導普通學生,同樣能取得卓越的成績。這個實驗說明,世上並不存在所謂的天才,成功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努力與信念。每個人的潛能都是無限的,不僅可以幫助他人,亦能服事神、影響世界,成為神手中大有用處的器皿,為教會帶來復興。

弟兄姊妹,很多時候我們未能看見自己的價值,覺得自己平凡,於是沒有發揮最大的潛力。事實上,你完全可以成為一位出色的老師或學生。讓我們一同努力,靠著主克服萬難,發揮神所賜的能力和恩賜,甘心樂意地奉獻自己。正如五餅二魚的故事一樣,當我們願意將有限的交在神手中,祂就能使之成為無限的祝福,成為泉源,流向世界。

因此,弟兄姊妹,切勿以外貌判斷自己,也不要以外貌評價他人。讓我們一同努力,將自己所有獻給神使用,必能成為世人的祝福。



故事 (46):不應選擇性地聽從神的話

 

今天想與大家分享的經文出自《箴言》第275-6節:「當面的責備,強如背地的愛情。朋友加的傷痕出於忠誠,仇敵連連親嘴,卻是多餘。」

這段經文提醒我們,朋友對我們的行為不一定總是讚美或鼓勵,有時候,真正的朋友會以愛心說誠實話。朋友的責備,是為了指出我們的盲點和錯誤,期望我們能夠悔改並成長。多年來在教會生活中,神讓我們明白,教會是祂的家,因此弟兄姊妹都十分珍惜彼此,願意互相扶持和激勵。正因為我們深愛這個屬靈的家,所以也會以嚴謹的態度彼此提醒和勸勉。當弟兄姊妹鼓起勇氣提醒我們時,或許當下的感受並不愉快,但細想之下,這些弟兄姊妹實在難能可貴,因為他們願意坦誠地向我們指出問題,而非僅僅停留在表面的奉承或討好。事實上,我們最需要的,往往不是虛假的讚美,而是誠懇的提醒和指正。

真正關心我們的弟兄姊妹,會為我們禱告、服侍、安慰與鼓勵;當我們有不妥或過失時,他們也會以愛心責備和規勸,這樣才能使教會這個家更加完善。因此,我們不應拒絕別人的勸告,更不應誤會那些愛我們的人,把他們的提醒視為責備。希望大家能夠看見,這些真正的朋友和寶貴的弟兄姊妹,背後所蘊含的深厚愛意。

主耶穌更是超越世上一切朋友,祂不僅指出我們的錯誤,更為我們的罪被釘十字架。祂誠實地指出我們的過犯,同時也深深地愛著我們,願意擔當我們的罪。祂確實是我們最親密、最真誠的朋友。願我們每天都能聽見主以愛心對我們說話,無論是責備還是提醒,都能樂意領受。

有一則故事,或許能幫助我們明白這道理:有一位父親最近喜獲麟兒,朋友們紛紛前來祝賀。第一位朋友說:「恭喜你,你的兒子眉清目秀,將來必定學有所成,前途無量。」第二位朋友則說:「真令人羨慕,你的孩子福態可掬,紅光滿面,將來定會大富大貴。」這時,第三位朋友來到,聽到前兩位的讚美後,也即興說道:「這孩子確實可愛,但最需要神的祝福。」在場的人都對第三位朋友的話感到不悅。雖然第三位朋友的話不合時宜,但若從另一角度看,前兩位朋友的話未必是真實的預言,反倒是第三位朋友說出了事實。有時候,虛假的話語聽多了,人便習慣於聽假話;而真話無人願講,大家也就活在假象之中。

我們不應只聽自己願意聽、迎合自身想法的話語。弟兄姊妹,神的話語是真理,我們不應選擇性地聽從。有些聖經教導我們認同就樂於接受,有些話語覺得不中聽或不適合自己就選擇忽略。我要提醒大家,這並非真正遵行真理;選擇性地聽從神的話語,其實就是不聽神的話,只是順從自己的心意而已。

因此,我們不僅要珍惜弟兄姊妹對我們的勸勉,更要聽從神的話語,常讀聖經並實踐其中的教導。許多事情都需要我們自我省察,不應自滿,因為我們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。每一位信徒都需要神的提醒,也需要身邊弟兄姊妹的勸勉,使我們不斷成長。願主賜福大家,願大家常親近主,多讀聖經,從中得著智慧與力量。

故事 (45):看似微小的事也有巨大影響力

今天與大家分享的聖經經文是哥林多前書第九章二十四至二十五節。經文記載:「豈不知在場上賽跑的都跑,但得獎賞的只有一人。你們也當這樣跑,好叫你們得著獎賞。(林前9:24)凡較力爭勝的,諸事都有節制。他們不過是要得能壞的冠冕,我們卻是要得不能壞的冠冕。(林前9:25)」

保羅以賽跑作比喻,提醒我們應當如何為主而活,如何度過我們的人生。正如賽跑者竭盡全力,只為奪得第一名,保羅勸勉我們也要如此盡力奔跑,因為我們所要得的是不能壞的冠冕,這與世人的獎賞不同。世上的比賽只有少數人能獲獎,但我們能否得著冠冕,不在於跑得比別人快,而在於我們有否盡力。神重視的是我們的心,只要我們願意盡力、將自己交託給神,每一位都能得著不能壞的冠冕。

有些基督徒選擇明哲保身,跟隨主時有所保留,未能全心全意地愛神和付出。他們擔心吃虧、失去興趣、享受、時間甚至生命,但其實半心半意的人才是最吃虧的,因為他們得不到神為他們預備的冠冕和獎賞,這種損失在永恆中是無法彌補的。

二戰期間,有一位著名將軍巴頓(George Smith Patton, Jr),帶領大軍橫掃歐洲。有人問他成功的秘訣及如何獲得足夠燃料,他回答:「我不知道,但有人在背後幫助我安排一切。」原來,在這位將軍背後,有人默默安排汽油等事務,使他能發揮領導才能。由此可見,一些看似微小的事,卻可能產生巨大影響。因此,不要輕看自己所做的小事,禱告或許看似微不足道,但往往正是這些細微之處成為致勝關鍵。

神看重每一個人盡心盡力地愛祂、為祂努力。在神面前,事奉沒有高低、大小之分。世上只有一人能得金牌,但神希望我們都能得獎。有些工作是顯露的,有些則是隱藏的,但隱藏的事終有一天會顯明,並得著獎賞。

弟兄姊妹,不要小看自己,只要你盡心盡力愛神,將自己獻給神,為祂而活,最終我們都能一起得獎。主看重的是人的內心,不會忘記每一個愛祂的人。最後,我想說,你為主的努力、付出與擺上,一切都是最值得的。世人只能得著能壞的冠冕,而信主並全心愛主的人,卻要得著不能壞的冠冕與主的稱讚。願主祝福大家,願我們都能全心愛神。


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, Blogger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