點與滴6

有時默想、望天、閱讀、敬拜、禱告、聽信息、看人…,心靈會有點滴的說話,不長,但蠻有意思,我會即時記在我的手帳內。寫下也好,免得遺忘、遺失。
  • 人每日的生活,是一連串的選擇和決定,組織成為人生;甜或苦,美或惡,在乎自己。
  • 不想磋跎歲月,由珍惜每日做起。

我個人的SDL日程,邊實行,邊改良已半年多,將成繪本,感謝主!

詩篇133篇

第1節:「看哪,弟兄和睦同居,是何等的善,何等的美。」「何等的善,何等的美」英譯是how good and how pleasant(原文有sweet的意思,即是甜),廣東話是「幾咁美好,幾咁甘甜」,又是「甜美」。甜美的生活是真實的生活,是我所渴望的生活。

「和睦同居」英譯為dwell together in unity,就是合一地一起生活。沒有,我們怎能一呢?。我在想,什麼時候是這樣如此地與弟兄姊妹一起生活呢?不錯,是一齊敬拜的時候,心靈融為一,最深緊扣一起,而且享受到其中的甘甜,神的挨近…

第2節:「這好比那貴重的油,澆在亞倫的頭上…」第2, 3節都在解釋「幾咁」的意思。首先是「貴重的油,澆在亞倫的頭上」,是神聖、是滋潤、是相連、令人羨慕、充滿喜樂、彰顯神的心意。

第3節:「又好比黑門的甘露,降在錫安山…」黑門山是一座9千多呎的高山,它的露水降到錫安,令人希奇、是生命、降下來的祝福、是神家(錫安)所必需要的。

兩幅圖畫都是由上而下的形容,「和睦同居」的美好是因為有神的同在。太寶貴,的生命已經與教會永遠連在一起,我更有神的種在我裡面,哈利路亞,這是神早在萬世以前所命定給我的福,要在神的家裡得的。

表揚父親

上星期六,夫婦團的弟兄姊妹又一次家生活,大大小小共三四十人,聚首一堂,雖是近千尺的大宅,也難免摩肩擦身。令我暢快的不是這種親密,是一種家人般的親密。

每一次家生活都有難忘環節。有一次,我們兒女一齊即興表演話劇,好精采,好難忘。又一次,玩夫妻想當年的遊戲,妙語連珠,搞得大家哭笑難分。今次,兒女們特別為父親有所預備,當作父親節被遺忘的補償。除了合唱一曲:〈有個爸爸跌落水〉,還有室內的定向追蹤遊戲。這樣的心思已令我感動!

最後,大班兒女,手拿著送給父親的表揚咭,寫滿他們對爸爸的稱讚,或是畫上的圖畫,然後挨家逐一朗讀。這一壯舉,眾爸爸喜出望外。有的寫來可見兒女平日觀察父親,認識爸爸;有的心意盡顯,溫情洋溢;有的言之有物,鏗鏘有聲。我,三當家畫了一副圖畫,畫中的我正在教她寫字,她多謝我用心教她。

點與滴5

有一次敬拜,心中有以下的思緒,好久說不出話來。

三而一神的存在,有了父子,有了這愛的計劃。假若,宇宙中自有的神不是三而一也就沒有天父、愛子,也沒有這愛的團契?!

那麼,我會存在嗎?即使我存在,也不是享受現在的親情,是嗎?

我讚嘆、希奇和寶貴,宇宙中有這樣三而一(有父、子、聖靈),又是滿有情、愛的神!

詩篇132篇

這是上行之詩最長的一篇。好有情感和渴慕的一篇詩,可能是大衛的兒子所羅門在獻殿時寫的。他記念父親對神的愛,建殿的熱心。

這裡提到約櫃,我的記憶依稀,但深感受大衛尋找約櫃的經歷必定精采、動人、難忘,就正如我不會忘記在木屋、毀謗、祈禱會、澳門、印度、溫哥華、尼泊爾、大專、東九龍的呼召、68、文字工作、94靈命突破…,到今日的甜美日程。甘甜的回憶,有不少與主好近的經歷,太寶貴了,感謝神!

約櫃代表著神的同在。大衛渴想神的同在和榮耀,他不但尋找約櫃,更要從耶布斯人的手中得回耶路撒冷,因為他知道「耶和華揀選了錫安,願意當作自己的居所。」後來,他把約櫃搬到耶路撒冷所預備的帳幕中。大衛興奮極了,招聚所有以色列人,歌唱、作樂、跳舞,讚美神。雖然他知道自己不得建殿,但他卻知道建殿地點和樣式,成為合神心意的人。 

第1 - 4節:「耶和華阿!求記念大衛所受的一切苦難…」這裡求記念大衛所受的苦難,一種因神緣故而受的苦。豈會忘記愛之人所受的苦呢?倘若大衛為著滿足自己的心願,就不會有這篇詩出現,可見,建殿並非個人的理想,乃是的心意。殿只是影兒,真像是教會,我深知確信,建造教會是永恆的熱心。知道的人不少,連鬼魔也知道,但有幾多人起來配合呢?又有幾多人明白要個怎樣的教會呢?

主啊,求使我和全地的弟兄姊妹都清楚的心意和託付。

點與滴4

有時默想、望天、閱讀、敬拜、禱告、聽信息、看人…,心靈會有點滴的說話,不長,但蠻有意思,我會即時記在我的手帳內。寫下也好,免得遺忘、遺失。

每頓飯,要美味,燒菜不能無計劃;
每場球賽,要漂亮,比賽不能無部署;
每日生活,要甜美,又怎能無安排。

詩篇 131 篇

第1節:「耶和華啊,我的心不狂傲,我的眼不高大;重大和測不透的事,我也不敢行。」心高氣傲,目中無人,自以為是,就是重蹈魔鬼的覆轍——驕傲(目中無神)。主啊,救我脫離這網羅,開我眼常看見,心常想到。

第2節:「我的心平穩安靜,好像斷過奶的孩子在他母親的懷中;我的心在我裏面真像斷過奶的孩子。」好令人羨慕的一種狀態,吃了奶的嬰孩在母親的懷裡睡著了!一種靜,但不空洞,心是安寧;一種滿,但不過份,心是飽足;一種情,但不造作,心是享受。

這種關係,這寶貴的一刻,孩子享受,母親更享受(相信天下父母都有同感)!阿爸,主啊,因我享受、滿足,哈利路亞,太奇了!

第1節與第2節所提及的「心」,是兩個不同的希伯來字。第1節的「心」,可說是人的心志、方向。第2節的「心」,則是desire渴望、夢想的意思。主啊,我的夢想若不是與的一樣,那就苦了;極其寶貴,的desire就是我。

基督徒常說「討神喜悅」,只怕是口頭禪,不認識神的desire,到底他或她怎能最深「討神喜悅」?

點與滴3

有時默想、望天、閱讀、敬拜、禱告、看人…,心靈會有點滴的說話,不長,但蠻有意思,我會即時記在我的手帳內。寫下也好,免得遺忘、遺失。

  • 爭論一些自己不知或不確定的事,是愚蠢的事,就算你贏,你也是輸。
  • 有時不回應(因為愛)是最好的回應。

詩篇130篇

第1節:「耶和華啊,我從深處向求告!」可以從深處求告,與的關係不是表面皮肉,不是例行公事,太寶貴與有最深的聯合,且成為一靈,我心靈的深處只有能滿足。

有時太深,未必有人明白體會,寶貴有。

我受造也太奇妙了,竟是為而造,為盛載神的愛而有。

第3節:「主耶和華啊,若究察罪孽,誰能站得住呢?」一如以往,每讀這節聖經,心中萬分感謝,是因詩人的說話道出了我的心聲。粗言穢語辱罵的時候,已愛我;淤泥糞堆打滾的時候,來為我死。想起那一天,奇異wonderful的安排。

究察罪孽,我無法站住;不究察罪孽,我lost in wonder, love and praise(衛斯理的一首詩)。

第4節:「但在有赦免之恩,要叫人敬畏。」的恩使令人敬而近之,赦免是要得著我的必須過程,渴望我進到神的愛中,感謝無限的付出。

第5-8節:「…我也仰望祂的話…」頭4節是我和,最後4節變成了我和祂。詩人因為神的恩典而回應神,而且是有行動,等候、守夜、仰望…意思相約,就是堅持到天亮——結果,神施行拯救。

什麼是等候神?是神不守時,要人等祂?當然不是。等候神也是對神的一種態度,有對象,有方向,包含信,其中更是強調忍耐、堅持、儆醒的心。試探中,我要等候神;難處中,我要等候神;尋求神的帶領,我正在等候神。

點與滴2

下車時,如常望天,欣賞阿爸的創造。好美的一幅圖畫,日頭正正躲在一片小小黑雲的背後,銀白而光亮的幼邊包著黑雲,光線穿透厚雲而出,我愣怔了!

天有多高,我不能知,但白雲黑雲,使我見天的深度;
愛多深,我不能測,但順境逆境,都使我明白愛的深情!

詩篇129篇

早上讀的這篇詩,觸動思緒的字句不多,享受不多,較多默想頭3節。

第1, 2節:「以色列當說:從我幼年以來,敵人屢次苦害我,從我幼年以來,敵人屢次苦害我,卻沒有勝了我。」回想年青時跟隨主,也曾經歷過仇敵作為,黑暗的勢力,藉此亦更深刻認識神的名,我靠著主的名,連鬼都要服下來。直到現在,每每想起當年那些趕鬼經歷,仍然幫助自己,提醒自己屬靈戰鬥的真實。然而,主是勝過一切仇敵,哈利路亞!

第3節:「如同扶犁的在我背上扶犁而耕,耕的犁溝甚長。」相信這節聖經是全篇最聞名的一節,因為有人指這是預表主為我們受鞭打的形容。個人認為理據不足,但我仍想到主為我受苦,更為我釘在十架上。主啊,我無限感謝!

篇詩128篇

詩篇128篇雖然沒有提到作者,但從內容上來看,與詩篇127篇相呼應,最明顯當然是兩篇的第2節,都提到「吃勞碌得來的」,不過一種是「枉然」,另一種是「享福」。兩個截然不同的結果,為什麼?我能學到什麼呢?

其實這篇詩的第1節已經說明了原因:「凡敬畏耶和華,遵行祂道的人,便為有福。」人對神的態度、回應,就是「枉然」與「享福」的關鍵。想到那少年的財主,因不肯捨棄錢財,沒有跟隨主;但彼得、約翰等門徒,卻撇下所有的跟從主(太十九27)。榮耀人生誰孰,就看人怎樣回應神,即或他們都敬畏神,謹守律法,只有肯回應神的人才能得福。

現實中,我眼見榮耀的人中,又有比較榮耀的,是什麼使他們有分別呢?就是一份熱情,對主的熱愛。主啊,助我成為理智而熱情的人!

點與滴1

有時默想、望天、閱讀、敬拜、禱告、看人…,心靈會有點滴的說話,不長,但蠻有意思,我會即時記在我的手帳內。寫在blog也好,免得遺忘、遺失。
  • 不是基督徒三個字就可以榮耀神,有些人我情願他不說自己是基督徒。
    基督徒常將「難」字掛在口邊,是羞辱神,「父啊,主啊」常掛在口邊的,是倚靠神;
    基督徒常將「愁容」掛在臉上,是羞辱神,「笑臉,歡顏」常掛在面上的,是榮耀神;
    基督徒常將「世界」掛在心上,是羞辱神,「天父、良人」常掛在心扉的,是真愛神。

  • 你說什麼,是你的自由;我接受與否,是我的自由。說什麼,是的自由,我不接受,是我誤用了自由。

詩篇127篇

「所羅門上行之詩…」王中的智者,經練人生,寫下了不少的箴言,還有傳道書;總意都是敬畏神,否則一切皆虛空枉然,智慧聰明又如何?權傾天下又如何?建殿立功又如何?這篇詩也離不開所羅門所體驗的真相。

第1節:「若不是耶和華建造房屋…」這裡的「若不是」英文譯作except,除了神。是的,除了。除了,我無所愛慕;除了,我無所倚靠;除了,我不再有夢。

第2節:「你們清晨早起,夜晚安歇,吃勞碌得來的飯,本是枉然;惟有耶和華所親愛的,必叫他安然睡覺。」頭兩節三個「枉然」令人有點什麼似的,日做夜做,又建造又看守「自己的產業」,回家吃頓勞碌晚飯,全都無意義。究竟我所建造的,是否神要建造的呢?最後,「安然睡覺」原文是沒有「安然」,是否暗指神所愛的人,一生勞苦,結局就是「睡覺」。原來,不了解神要做的事,只會「筆枉此生」。

第3-5節:「兒女是耶和華所賜的產業;所懷的胎是他所給的賞賜…箭袋充滿的人便為有福…必不至於羞愧。」何解筆鋒一轉,提到兒女,何解由「枉然」變成「賞賜」、「有福」,甚至「不至於羞愧」。阿爸,感謝,我就是的產業;我又賜給主的產業。要建造、看守的是人,關心的是我,是人,是神的家!

對於自己的兒女,我當怎樣建造的,她們都是神所賜的產業,物質、學識不是神所最要的,要的是她們都有愛神的心,我要教導她們敬畏神,回應神!想到箴言廿二章6節:「教養孩童,使他走當行的道,就是在老也不偏離。」 教導的最好方法是愛,是榜樣,以生命影響生命。
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, Blogger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