故事 (68):人若愛神,這人必不徒然

親愛的弟兄姊妹,今日與大家誦讀的經文是《哥林多前書》第八章第三節:「若有人愛神,這人乃是神所知道的。」這節經文極其寶貴,指出若有人愛神,這個人是神所認識、所記念的。換言之,一個人若以愛神為動機去生活,無論所做的是大事還是小事,神都知道,神都在察看,並且將這一切記在心裡。

神不僅看見我們的外在行為,更看重我們內心的動機。祂知道我們為愛祂所忍受的苦難,所作出的犧牲,無論多麼微小,神都不會忽略。特別提到「神知道」,這不僅是神的感動,更是神極其重視、極其寶貴那些愛祂之人的一切付出。

這節經文也勉勵我們,每一天無論做什麼事,只要存著愛神的心,這一切都不會徒然。即使只是日常生活中的刷牙、洗臉、買菜、煮飯、上班、上學,若我們是為著愛神而行,神都知道,並且必定會報答。

這裡有一個真實的故事。十九世紀中葉,一位年輕人站在英國利物浦的船上,向母親揮手告別,準備遠赴他素未謀面的中國。他只有二十一歲,是一位受過醫學訓練的宣教士。他的母親流著淚目送他遠行。為了適應中國的生活,這位年輕人在出發前便開始鍛鍊自己,睡硬板床、節制飲食,並努力學習艱難的中文。到達中國後,他不僅要面對外人的懷疑與藐視,還要承受傳染病的威脅,如天花、痢疾、肺炎等,生命時刻受到威脅。

儘管如此,他仍竭力融入中國人的生活,穿中國服飾,留起長辮子,並以謙卑的態度與無條件的愛,贏得當地人的尊敬,使許多人認識了神。他就是著名的宣教士戴德生。他曾說過一句著名的話:「假使我有千鎊黃金,中國可以全數支取;假使我有千條生命,絕不留下一條不給中國。」

弟兄姊妹,一位外國人尚且能為中國付出如此大的愛與犧牲,只因神的愛激勵了他,使他甘心獻上自己和家庭。直至今日,戴德生的後代仍然在中國繼續這份使命。他的一生,因著愛神,成為最燦爛、最光輝的見證。

弟兄姊妹,請記得,若有人愛神,這人必不徒然,因為他是神所知道的。讓我們一同努力,將自己獻上,為神的心意奮鬥到底。